假装努力的人......

三昧古文化2022-01-13来源:

微信图片_20200806052942.jpg


假装努力的人,身上有一些共同点,似乎都有以下这6种“症状”,我自己也曾经中招,你呢?


微信图片_20200806052824.jpg


1、买书如山倒,读书如抽丝


这一类人对各大网络商城的读书节活动趋之若鹜,熟悉几乎所有的打折促销流程,知道在哪里找当当网的优惠码,知道如何叠加运用京东的优惠券。


他们通常会选择在购物车里放很多书籍,然后选择在打折的时候一次性买个5本、10本,甚至为了凑单,获得更大的优惠而买很多并不需要的书。


他们很可能是各大购物平台会员,拥有很多优惠券和红包,擅长拼单。


然而残酷的现实是,他们的书架上堆了很多买来却从未翻阅过的书籍,有些书买到手以后,随便翻翻就被搁在一旁闲置。


他们一直在买书,却很少认真读书。


微信图片_20200806052905.jpg


2、买课很随意,学课很费劲


这一类人熟悉很多网络知名大v,对网上99元、199元之类的课程很关注,买起来就和点外卖一样。


但外卖好歹还能满足口腹之欲,但是面对自己购买的这些课程,他们通常就和背单词书一样,只看了前面A打头的前三页。


他们加入了很多学习主题的微信群,但是通常会选择屏蔽群里的信息,也不会利用业余的时间去查看群里有价值的讨论内容。


他们以为购买了课程就拥有了课程所推介的技能;


他们以为添加了课程主讲人的微信就拥有了人脉。


然而,这只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。


微信图片_20200806052919.jpg


3、明知读书爽,下班沙发躺


这类人知道光靠自己上班努力,是没有办法形成竞争优势的,因此他们明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重要性。


但遗憾的是,每当带着雄心壮志下班回来准备努力的时候,他们都会选择在吃完晚饭之后,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玩手机。


他们熟悉当下的热播剧,今天的微博热搜,了解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,对很多明星的个人事务如数家珍……


他们被手机上各类娱乐APP、新闻APP、视频App、社交App所绑架,被各种扑面而来的观点所掩盖,他们以为自己拥有了全世界,却没想到被现实世界狠狠隔离。


他们从内心里希望5年后和其他同事拉开差距,但是他们不明白的是,这个差距不是在第4年的最后一天突然实现的,是靠自己从今天开始,每天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而成的。


微信图片_20200806052902.jpg


4、下载资料撑爆硬盘,却几乎从未打开


这一类人特别喜欢下载资料这一类人特别喜欢下载资料,这种症状也可以称为囤积病。每次遇到各种学习资料,不论是pdf文档还是学习视频,总要千方百计地下载到本地硬盘,生怕错过了就后悔终生。


他们下载的资料通常以G为单位,撑爆了硬盘。然而遗憾的是,下载之后,这些资料就被打入了冷宫,很少再被想起。


最终的结果是,他们的电脑硬盘存了太多的货,甚至于容量都不够用了,给了自己“学富五车”的错觉。


但可惜的是,这些资料被他们打开、学习并掌握的却寥寥无几。


微信图片_20200806053112.jpg


5、收藏文章数量过千,却从未整理消化


这一类人特别喜欢收藏,每当看到一篇好文章、别人分享的有趣图片,或者是一句有意思的话,他们都要千方百计地收藏起来。


在微信里,他们的收藏夹里有超过几百甚至上千的好文章,但绝大多数喜欢收藏的人却很少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整理、拆解研究、加以运用。


如果按照收藏的数量来看,他们绝对算得上博学者。他们满足于这种收藏感,就好像在自己家的屋子里面堆上了满满一墙壁书架的钞票。让人遗憾的是,这些钞票式的收藏并没有被他们消费,也并没有转化成生产力。


他们源源不断地收藏,并以为自己通过这些收藏,就能够持续地提升自己。


你也可以看看,自己收藏的文章有多少?有印象的还有多少?


微信图片_20200806053328.jpg


6、参加培训热情高涨,却很少事后思考


有一类人特别热衷于参加培训,不论线上线下,都充满热情。当然,他们去了也只不过是打个卡,和授课讲师合个影,拍几张现场照片,凑够九宫格发朋友圈。


他们的常用语是“哇哦,这次培训的老师长得好帅/好漂亮哦”“这次课间休息的小零食好喜欢哦”“咖啡好香,水果好甜哦”……


微信图片_20200806052816.jpg

微信图片_20200625102848.png

微信图片_20200713083146.gif


来源:网络

责任编辑:理昕

监制:梦娟

投稿邮箱:654201760@qq.com

最新评论

以上为最新评论,头条 App 还有更多评论
三昧古文化

这家伙好懒,什么都不留下!

关注